2022年1月,绵阳主城楼市成绩单出炉:
全城备案1404套,成交13.38亿元,备案均价8725元每平。
业界一片唏嘘。
其实啊,这个数据还包括了三汇·人和山水和嘉来·南河广场的集中备案,真正属于1月份的只有1200多套。
也就是说,全月没有哪个楼盘当月实际备案数是上100套的。
当然,这是背后的原因,仅作参考。
就按账面上的1404套,与去年同期成绩单2645套,成交24.6亿,均价8844元相比,成交量同比下降47%,成交金额同比下降45.6%,成交价格同比下降1.3%。
2021年1月主城楼市成绩单
2022年,绵阳楼市未见开门红。其实在去年已经埋下了伏笔——
2021年5月起,主城成交量跌破3000套,之后一路下跌,到了10、11、12月,仅1500多套。
同年6月,虽然量在下行,但改善房源成为楼市主力军,房价一路上扬,到了11月,达到9865元每平,险些破万。
只要量在下跌,跌到谷底的时候,房价也很难保住,这是铁律!
这不,就一夜之间,又从接近1W回归8K+,一年之间,绵阳房价晃晃悠悠,转了一圈又回来,甚至去年初的水平,还略低一丢丢。
就拿万元盘来讲,去年11月虎眼统计,全城有33个,到了今年1月,只有22个了。均价如何不跌?
改善在“稍息”,刚需不给力。就是1月楼市现状,导致2022年楼市开门红打了水漂。
说好的返乡置业去哪儿了呢?是绵阳楼市不行了?绵阳城市不行了么?
非也!全国楼市行情极不容乐观。不仅恒大、佳兆业、融创、富力等在备受煎熬。大部分主力房企的业绩都在负增长。
相比周边同类城市,绵阳由于有教育、科技、产业和成绵乐城市群等客观优势在,楼市寒冬还来得缓慢一些,平和一些。
改善人群“稍息”,不受市场影响的终极改善人群毕竟是少数,也正因为有这部分人群在支撑,绵阳房价还保持到去年初的水平,全月还能够卖出13.38亿的额度。
比如,均价在1.6w+的楼盘有上马观花湖畔、长虹金岭1号、碧驾玉庭、九洲云栖湖等。
九洲云栖湖甚至突破了2w,均价卖到了20501元,不仅捍卫了金西湖畔龙头老大的地位,同时也是目前绵阳房价真正的天花板!
中间改善人群集体沉默,主要是受大环境影响,观望情绪加重。
换房对于他们而言,只要觉察到房价短时间内不会涨,他们就觉得可买可不买,等开发商毛起修,修到现房出手更安全。
刚需“不给力”,是因为返乡置业潮消失了。
为什么要消失?
“恒大事件”伤透了购房者的心,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购房信心,不是本土实力派,不是长期深耕绵阳的外来房企,老百姓硬是不敢轻易下手。除非买现房,已成为不成文的共识。
当然,疫情和经济大环境不好,老百姓的钱包确实没有鼓起来,年底没有购房的预算。
2022年,以价换量,去库存是绵阳楼市的主旋律。
比如领地观江府和领地城,用刚需的价格提供改善的品质,购房者觉得性价比高,就乐于下手。富临绵州水郡和印江山,则在“沉默”的中间改善群中,杀出一片天地。
但愿2022年,一切都会重新好起来,大家多挣点钱,该买房的,该换房的,都行动起来,搅热楼市,你有,我有,大家都有。
手里有余钱的,应该买房换房的,也许今年就是上车的最佳时机(可以回顾一下2016年的市场)。
为什么呢?从2017年到2023年的五年周期又到了,过去的“房价五年翻一番”,由于受国家注重高质量发展,楼市去金融化影响,“翻一番”已成为历史了。
但是,市场需求仍然存在,加上通膨原因,2023年触底反弹却是大概率,绵阳主城商品房均价上涨个二三千也不是没有可能!
附:2022年绵阳主城各楼盘备案数据——
来源:原创 绵州虎眼 虎眼视界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