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报道绵阳公安
1月1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专版刊发了文章《“团圆”行动照亮家庭团圆路》,对绵阳警方反拐工作,以及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胡祥雨帮助失亲家庭寻找亲人的故事进行了详细报道,受到读者和网友关注!
在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狭长的走廊通道里,王玉菊(化名)夫妇来回踱着步,焦急地等待着DNA比对结果。
32年里,王玉菊夫妇没有停止过对双胞胎女儿的寻找。得知公安机关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团圆”行动,他们马上到当地公安机关寻求帮助。
“每一个失散亲人的家庭,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寻亲之苦和骨肉分离的思念之痛,都渴望早日找回亲人、全家团圆。为离散家庭消除痛苦、实现团圆是我们公安机关的重大责任。”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的“团圆”行动,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失踪被拐儿童。截至2021年12月,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10932名。
“看到失散多年的家庭团聚,再苦再累都值得”
“没错!就是她们!”
经过反复的遗传信息核查和人像比对,最终确认福建汪银银(化名)和安徽赵珊(化名)的生物信息与王玉菊夫妇吻合,属于亲子关系。民警胡祥雨兴奋地把检验结果第一时间告诉了王玉菊夫妇。
胡祥雨,来自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主要负责打拐工作。“团圆”行动开展以来,为了让群众寻亲更加方便,绵阳公安机关在重点地区成立了3个以打拐民警名字命名的反拐寻亲工作室,“胡祥雨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以工作室为依托,截至2021年12月13日,胡祥雨和当地打拐民警一共帮助116个家庭实现了团圆。
汪银银和赵珊的信息虽然比对成功了,但还有一件事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胡祥雨心里。“找到孩子只是复杂工作的第一步。”胡祥雨说。
原来,由于事发突然,汪银银和赵珊没有思想准备,对认亲抱有一些抵触情绪。
胡祥雨反复通过短信、电话、微信联系,并专程跑到福建、安徽,与汪银银和赵珊不断沟通,解释情况,终于获得了她们的理解和信任。2021年10月30日,在绵阳公安的见证下,失散32年的王玉菊一家重获团圆。
“感谢你们的辛苦付出,你们真是人民英雄!”王玉菊抱着两个女儿,激动地对胡祥雨等民警表示感谢。
本报记者 张天培 《人民日报》(2022年01月13日 第19版)
来源:平安绵阳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