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绵阳的老建筑,
跃进路1958的红砖房总让人津津乐道。
从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叶,
再到从这里走出的长虹、
九州等多家知名企业,
让这条历史的老街闪耀着光荣与梦想!
下面请你跟随绵阳娃的视角
回味跃进路的历史。
跃进路1958影视档
跃进路“前世”
长虹历史照片
“一五”时期,国家开始布点建设“156”项重点工程,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绵阳地区的工业建设正是从这时开始起步,电子工业、机械工业、装备制造业等从无到有。
为响应三线建设号召,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远离故土,在绵阳这座陌生城市安家落户,艰苦创业。从上世纪50年代起,地处西南腹地的绵阳开启了自己的国防科工历程:“一五”期间,长虹、九洲、华丰等一批大型骨干军工企业部署在跃进路;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启动,一批国防重点科研院所也先后入驻;随着大批三线企业的出现、大量三线产品问世,绵阳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制造基地之一。
奋力前进 建设蜕变
上世纪60到70年代,国家成立第四机械工业部,大力发展军工企业,绵阳也大力发展三线建设。跃进路附近住了将近三万人,近乎达到当时绵阳城区总人口的一半。跃进路也因此得以拓宽修建。
到了1985年,绵阳建市,跃进路再次迎来了重修,变成了现在的双向四车道。
历史与商业相融 让街道焕然生机
曾经的跃进路,先辈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创了红色年代里的工业传奇。
现在,随着产业战略转移,跃进路逐渐成为繁华商区。1958商业街也成为绵阳一重要标志。
跃进路商业街打造,借鉴了国外优秀城市从工业到现代都市化转变中的经典延续和创新,以及北京798园区艺术、商业相结合的新模式,走了一条“工业文化的现代创意”之路,同时保留了跃进路的经典红墙,最终将建筑立面、商业街区空间、主题雕塑结合,形成绵阳首个文化之街、历史之街和商业之街。
如今的跃进路,已成为一个融生活、休闲、艺术、商业为一体的中央生活区。从一条贫瘠土路,发展为繁华街区,跃进路上处处刻满中国60年来沧桑巨变的历史痕迹。
市第八次党代会后,
城市更新工作正在推进,
建设特色街区,
充分挖掘城市特色文化正式“提上日程”,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跃进路又将获得一次“大跃进”,
为我们展示老街“不老”,
青春正好的风采。
来源:绵阳住建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